山东:绿色蔬菜销售遇囧途 "绿色的"卖不过"带泥的"

2015-04-11 08:52: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自从山东省聊城市将品牌创建奖励办法写入市委“一号文件”后,全市掀起了注册绿色农产品的新热潮。然而,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愈发重视的今天,贴上绿色农产品标签的菜品,却在售价和销量上难敌普通蔬菜,让不少菜农直呼“绿色的不如带泥的”。

  绿色蔬菜卖不过“带泥的”

  4月8日早7时,记者在山东省阳谷县鲁阳蔬菜大市场看到,同样是产于一方土地上的西葫芦,拥有绿色食品认证的价格普遍高于一般蔬菜。

  “这边装箱的,是绿色认证的,按照当下行情,价格在每斤1.2元左右。”正在收购西葫芦的经销商赵彦青说,即便全部是绿色蔬菜,也会根据卖相、品质、大小,区别成不等的价格出售。“只有品种好、形状好、口感好的西葫芦,我们才会用纸箱包装,才能卖出‘绿色’价。”

  赵彦青所在的菜摊不远处,记者看到不少外地菜农送来的普通西葫芦也正在装车。“我们出售的是普通菜,主要批发到各个农贸市场,销量很好。”一位菜农告诉记者,这些西葫芦被菜农称为“带泥的”,价格是1元1斤,卖得很快,“基本上一早就被批发一空”。

  记者观察,从销售数量和销售速度上看,“绿色的”显然卖不过“带泥的”。

  山东省阳谷县园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西云说,她的合作社有900亩绿色西葫芦种植基地。“我的绿色西葫芦在县城超市能卖2.49元一斤,但在零菜市场上,却和普通西葫芦一个价,每斤只卖1.9元,有时候销量还不如‘带泥的’。”刘西云说,现在绿色西葫芦批发价每斤1.2元左右,绿色蔬菜种植施肥、用药等都有严格的工艺流程,管理难度较大,生产成本高,费时费工,产量还比普通蔬菜低;绿色食品认证也增加了成本。但在现实中优质蔬菜价格却涨不上来,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绿不绿要看流通环节脸色

  为何经过绿色认证的蔬菜,竟然在市场上与普通蔬菜的售价区别不大?

  “老百姓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程度并不高,他们觉得,越是光鲜亮丽的蔬菜,可能用的保鲜剂、防腐剂越多,越不安全,所以他们要么选择带泥巴的,认为起码是从地里刚出来的,要么就宁可多花钱在超市买。而菜商担心蔬菜放久腐烂,也只好贱卖。”鲁阳蔬菜大市场办公室副主任刘义元说。

  “绿色蔬菜卖不出高价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上绿色的及非绿色的蔬菜鱼目混杂,消费者难以分辨。”刘义元介绍,瓜果蔬菜被收购商收购后,按外观、大小等条件进行分拣,然后批发出去。这一过程中,经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蔬菜实际上已与普通蔬菜混在一起了,致使农企和农户并没有因为绿色认证而获得好处。

  “一级经销商按车卖,二级经销商按箱卖,到最后一级经销商,就变成按斤卖了。印在箱上的绿色食品标识和品牌到了消费终端时,谁也看不见了。所以,到最后我们的蔬菜一点优势都没有了。”刘西云认为,关键在于他们只负责生产,而产品的流通完全掌握在经销商手中。

  刘西云告诉记者,虽然绿色农产品在超市的售价较高,但并不代表企业一定能盈利。首先,超市对产品的新鲜度、外形、销售量等有较高要求,农产品在筛选过程中淘汰率较高。其次,标价并不等于真正的销售额,鲜活农产品必须尽快卖出,否则都要扔掉。品质超群也可打入高档市场

  如何让绿色农产品的绿色价值在市场得到体现?“我去年到北京参加活动时,做过一个试验,想看看我们的西葫芦到底能卖多少钱。在种养过程中,我要求瓜农将好的瓜苗套袋,并要求全力保收这个‘瓜头’。等收获时,平时卖3元一斤的西葫芦我按3元一个收了20来个,每个7两重。到了王府井后,又以5元一个的价格卖给了超市,第二天一看售价,超市竟然卖到了15元一个。”刘义元说,订单农业之所以不好实现,是因其无法做到一个标准大批量生产。但绿色农产品也可以走高档市场,其关键就在于品质是否超群。

  “就像你刚看的西葫芦,同样有绿色认证,也不能保证高收益。”刘义元说,想要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以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必须由精细管理取代,从前期准备到后期采摘,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同时,各项技术服务需要及时跟上,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真正增产增收。

  “让绿色蔬菜回归合理价值需要多方面努力。”阳谷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丁祥祺说,“首先,政府部门应该扶持一批生产优质蔬菜的合作社,根据产量、质量进行适当补贴。其次,应当加大对绿色蔬菜的宣传,搞好消费引领。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绿色蔬菜的生产者应该多学习、多研究。只有让专业的农民更加专业,他们才能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

  “如今,我们在农业技术部门的帮助下,正在应用秸秆反应堆等新技术,不但省肥节水又省力,品质和产量也相应增加。”认定了品质为先的刘西云对今后绿色蔬菜的前景很是乐观。(李梦 孙亚飞 王守兴 王尚斌)(完)

责任编辑:刘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