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业者变成客户 “卖水者”逻辑:赚创客的钱

2016-07-12 10:3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12日讯 (山东商报记者陈心如 实习生 徐晓阳)6月,音频自媒体“蛋解创业”宣布获得300万元天使融资,公司不仅提供与创业有关的原创内容,还通过社群组织创业游学等活动;7月,优客里邻发布最新融资情况,旗下创投媒体“有言”及创业品牌传播服务平台“里邻”获得总额为300万元的天使投资,这个平台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品牌策划、公关营销、传播推广等一体化服务。他们既是创客,又服务于创客,随着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创业服务行业备受资本的青睐。有人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如果创客们是当年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创业服务则是在向这些创业者“卖水”。他们能够从中赚到什么?背后又有怎样的商业逻辑?

  赶场参加创业比赛

  他把参赛者变成客户

  去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后不久,苏剑和两个合伙人再次创业,从企业财税服务入手,创办了山东首家互联网财税服务品牌“找个会计”。几日前,他向记者公布了公司的最新数字:平台去年10月份上线,不到一年时间,收入百万元,包含享受免费服务的企业在内,平台目前服务的企业已经突破3000家。

  在济南,苏剑算是最懂创业者的创业者,“我们服务的对象多数是创业公司,我认识的也都是公司的创始人,因为创业者的共同身份,彼此之间更加亲近,他们同时又具有决策权,放心让我们来做服务。”

  创业潮下,经常会有各种级别的创业创新大赛,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参加,把比赛视为一种历练。公司成立初期,苏剑也带着团队报名了不少比赛,“去年参加的比较多,省级的有三场,国家级的有两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苏剑坦言,最初参加比赛,其实是奔着奖金去的,但在参赛的过程中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全国性的比赛战线会比较长,很多参赛者处成了朋友,他们知道我有财税方面的服务,价格又便宜,适合初创公司,他们很多最后成了我的客户”,苏剑说,干他这一行特别有意思,能结交很多朋友,“来的客户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很多时候除了财税之外,还会聊到很多创业的细节。”

  今年2月份,公司的业务迎来大幅增长,并一直保持着热度,“去年创业热,一线城市增长的公司比较快,逐渐向二线城市延伸,从注册公司的类型来看,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注册比重在降低,传统农贸、餐饮、销售公司的比重开始增加,创业者变得更加务实。”

  苏剑说,最近他又报名参加了劳动部发起的一场创业大赛,“单纯参加比赛,对创业者的意义不大,我们这次参赛主要是为了今年开分公司的计划,想通过比赛认识全国的创客资源,然后在各地落地生根。”

  省内最早涉足科技服务

  “创业政策”成流量入口

  去年,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场,除了苏剑的“找个会计”项目,还有一支来自山东省的参赛队伍——政和科技,最终取得互联网和移动行业的全国前十强。公司副总经理王鹏说,他们也经常参加全国性的创业大赛,“我们希望通过比赛达到宣传的效果,扩大公司知名度以此达到吸引客户的效果。”

  政和科技创建于2008年,创始人朱涛把科技服务作为了公司最早的业务入口,“我们是最早做科技服务的公司,当时连同类竞争对手都找不着。”但到了2013年,市场上同类业务的公司逐渐多了,政和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竞争压力。

  从去年开始,创业成为社会热词,不少人投入到创业浪潮中。全国上下都对创新创业十分重视,政府部门纷纷发布与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对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并不是每位创业者都能及时准确的获取这么多创业优惠政策,有的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有的是受限于政策的专业性”,王鹏介绍说,政和科技基于此,在公司产品“政和通”中特别设置了版块“政策通”,“这是一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而且是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

  此功能上线后,立即在创业者中赢得了好口碑,比起单纯的政策发布,政和通的发布更具针对性,“我们对全国1.9万多个政策网站,进行’网络扒重’,运营团队再对所扒到的政策进行属性添加,给不同行业的客户推动相应的政策,减少了创业者的浏览时间。”

  去年以来,创新创业服务类企业的日渐增多,王鹏对这类市场依然看好,“虽然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但还是很多技术企业自己无法实现,需要中间机构提供对接平台,这样会节省成本,但同类竞争者增加,创业服务的品牌化也越来越重要。”

  至今写了28篇创业人物专访

  线上创业服务平台寻求转型

  去年,辞职创业的徐立群创立了零和网络科技公司,名字取自物理学上的零和效应,意为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做出大体相等的让步,方可取得结果,即每一方所得与所失代数和大致为零,谈判便可成功。徐立群如此解释:“其实就是合作双赢的意思,我们公司经营的业务是链接创客与各种资源、机构的对接合作,目的就是促成双赢。”

  公司创办了自己的网站17work,是一个纯线上的创业服务平台,与线下孵化机构、投资机构等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的机构进行合作,进行资源聚合。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人物专访”,徐立群数了一下,至今已经发布了28篇创业人物专访,“我们专门写创客采访,并将采访记录放在公司网站,起到为创客宣传的效果。”

  徐立群坦言,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济南的创业环境和北上广深依然存有差距,很多业务都集中在探索和实验中,公司现在营收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很多次转型,调整业务范围和内容。

  “公司经营初期,做的项目是’创投’,但发现公司资源有限,很难保证为创客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或机构”,徐立群说,公司随后开始转型升级,“我们开始写创业报道,并提供创业培训视频,还有’创客天地’版块,给创客设计个人页面,类似于Facebook和微博等。”

  同为一名创业者,徐立群目前同样遇到了资金等问题,如今在创业服务的同时,部分工作重心进一步转移到文创方面,“目前正在打造文化匠人的网络平台建设,希望通过平台整合省内匠人,同时利用平台将匠人制作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青年公寓主打“创客”主题

  首批房源两小时全部租出

  圣创空间是济南市首批省级众创空间,创业最火的时候,开始涉足创业服务领域,除了孵化创业项目,董事长王兴国想做成办公、住宿、服务全链条服务,于是从去年就开始选址,打造全新的青年公寓,“采用酒店式管理,公寓定期有活动,面向以创业者为主的年轻人。”

  此前,王兴国带领团队进行过一番市场调查,青年公寓在济南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形式依然很传统,就是二房东把房子租下来,然后再进行散租,而且房子租出去就不管了。”

  圣创空间已经做了一年多的创业服务,平台聚集了创业者,他们将是公寓的首选住户。“创业和公寓相结合,我们两个平台的资源可以相互转换,性价比要高很多,而且能体现出品牌价值”,王兴国介绍,公寓分日租和月租,价格分别在200元和2000元以内,“为了打造成适合年轻创客居住的公寓,维持好的氛围,我们不仅在装修上更年轻化,而且还会定期组织策划活动,丰富公寓年轻租客的生活。”

  7月10日,样板间对外开放,首批房源同步启动预定。“效果出乎我们的想象,这样一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不少报名者,2个小时就完成了首批房源的签约”,王兴国介绍,消息发布后,他们在开放日前收到了300多个预约电话,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首批房客,他们将在20日左右入住。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