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法院已收案214.9万件,结案194.4万件,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
鲁网12月19日讯(记者 吴晓慧)12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有关情况。
据悉,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工作,首次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更加凸显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保障性地位。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党对全面依法治省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一是加强统筹推动。推动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及办公室会议,研究重要法治事项21件。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层面法治建设综合评估和动态监测,建设山东全面依法治省信息平台,组织开展法治为民实事推荐评选活动,着力提升法治建设质效。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在全省部署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全省8.6万名领导干部参加2022年度述法,《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我省做法。开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书记话法治”宣传栏目,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贯彻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实地督察,推动法治建设责任落实落地。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市、县(市、区)政府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开展第二批法治建设典型选树活动,以典型选树带动基层法治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立法引领保障作用不断彰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底,全省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65件、政府规章29件。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全省工作大局,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农村供水条例等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二是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立法专家库、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广泛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立法建议。制定实施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健全完善省、市立法工作沟通联系机制,推动全省立法质量提升。三是推动清理工作常态化。建立常态化法规规章清理机制,部署开展涉及黄河保护、外商投资、行政复议等领域法规规章清理工作。
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以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有效制度供给。出台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为优化法治环境提供坚实制度支撑。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双全双百”工程,推出88个“一件事”〔围绕企业从开办到退出、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两个全生命周期(“双全”),分别整合企业和个人经常办理的百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双百”),推出“出生一件事”、“身后一件事”、“助残一件事”、“物流一件事”等88项〕。推进政务服务“跨域办”,162件事项实现“跨省通办”,314件项事项实现“全省通办”。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实现常用电子证照在13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全面应用。三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设立青岛国际商事法庭,济南、青岛、烟台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国际仲裁院(中心),我省5家律师事务所入选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着力提供优质涉外司法和法律服务。
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坚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出台《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意见》,不断提升依法决策水平。大力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及所属部门、乡镇(街道)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二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部署开展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试点,强化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全省共有行政执法主体7643个,行政执法人员21.6万余人,全部做到持证履职、亮证执法。三是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截至11月底,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9万件,各级行政机关共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7万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9.68%。四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召开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年度工作计划,命名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开展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培树法治政府建设“山东标杆”。
司法质效和公信力稳步提升。狠抓办案质量,健全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坚决守牢公平正义生命线。一是认真做好审判工作。截至11月底,全省法院收案214.9万件,结案194.4万件,收结案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完善审判委员会和专业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确保裁判标准统一。组织开展“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六个一’”专项活动,发布典型案例3253件。二是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公益诉讼检察专项行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法律监督工作。截至11月底,全省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054件。三是依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依法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网络“黑灰产”、涉海涉渔和跨境赌博等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昆仑2023”“净网2023”“守海护岸2023”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最大限度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11月底,全省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4.0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7万名,同比分别上升34.4%和47.3%。四是加强监狱执法规范化建设。修订“减假暂”案件办理制度,完善分类评估提请办法,落实审核督办和评查巡查机制,推行监狱执法证据 “一案一卷” 管理,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度研发刑罚执行办案平台功能,完善网上办案流程,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协同办案。
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深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积极营造崇尚法治厉行法治的浓厚氛围。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持续深化宪法、民法典、黄河保护法“十进”活动,举办山东省民法典宣传月法治文艺汇演,组织开展“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优秀作品巡演。开展“沿着黄河去普法”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3425场次。全省已命名3批396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二是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初步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济南等8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省划分网格15.7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7.7万人。全省共培育“法治带头人”7万余名、“法律明白人”19万余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覆盖全省84%的行政村。三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省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6.6万个,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完成首次全省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工作,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年均提供法律服务100万件次,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 鲁华清洁能源拟转让5家电厂,前者3年前被山能接手2024-06-24
- 云鼎科技持续剥离非主业,受让方均为山东能源子公司2024-06-21
- 围绕新质生产力,山东国资牵手港澳引领科技变革2024-05-31
- 山东国资“组团出海”,携手港澳再谋新篇 2024-05-30
- 山东港口携手“沿黄朋友圈”,共谋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2024-05-26
- 科技金融|善建者,向“新”求“质”2024-05-22
- 聚焦山东能源专业化整合,从服务产业新气象说开去2024-05-20
- 山东环保集团欲剥离两家企业,二者均位于淄博2024-05-18
- 眨眼间, 临朐的樱桃熟了2024-05-10
- 山东部分省属企业一季报出炉:7家净利逾5亿,山东能源再夺“双冠王”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