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银行 > 正文

山东“金改22条”显实效 普惠金融探新路

2016-09-08 10:39: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本报记者 王新蕾   

  本报通讯员 王雅琦 孙远胜  

  山东“金改22条”推出三周年以来,我省普惠金融力量日益壮大。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和贫困地区等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组织,正成长为普惠金融的中坚力量。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不断满足特殊群体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全面启动 

  程爱友、解卫明分别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新蔬菜大棚、种植彩椒;李汉亮、李义春、齐焕军分别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种植彩椒所需农资;李丙辉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种植黄桃所需农资。这是寿光市洛城街道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2016年7月份信用互助业务开展情况。

  “填写互助金借款申请表、信用互助部工作人员来鉴定、签订借款合同,最快一天就能办完。”村民程爱友已多次享受到信用互助业务的便利。上述六位村民均在提出借款申请的第二天就拿到了所需资金。截至7月末,该合作社已累计发放互助金16笔,互助金额73.5万元。

  立足于为“三农”提供最直接、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我省于2014年向国务院上报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获得同意,成为全国唯一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省份。

  一场惠及“三农”的金融变革在齐鲁大地已然启幕。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开展试点的县(市、区)达到73个,试点合作社160家,参与试点社员过万,累计发放互助金额3308.8万元。

  这场以“社员制”、“封闭性”为特点的试点改革,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深度效益。“信用互助业务扎根于实体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农民入社后,生产能省钱、经营能挣钱,致富有门路有保障,合作社种植养殖项目规模也迅速扩大。”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强评价说。

   “草根”与中小机构助力普惠 

  长期以来,金融市场一直存在大量的小微客户、“三农”和广大创业者。他们单笔资金需求额小,抵押、担保条件不够好,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小贷公司的出路正是服务小微和“三农”。小贷公司地处基层,要把握好“小额、分散”的普惠方向,经营好这一细分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小贷优势。”日前在济南召开的金改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说。

  致力于服务“三农”、小微,我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机构等“草根”金融组织,正成长为普惠金融的中坚力量。三年来,山东以培育壮大普惠金融为核心任务,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开放,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激发地方金融发展活力,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我省中小金融机构也发展较快。“中小机构能够‘门当户对’地为中小企业和市民服务,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李永健说。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省城商行分支机构已实现县域全覆盖,省内1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达到1.26万亿元,是2012年的1.94倍。我省已有109家农商行挂牌开业(剩余1家也已批筹),比2012年末增加84家。截至今年6月末,村镇银行达到128家,居全国首位,比2012年末增加64家。

  金融创新剑指薄弱环节 

  缺少抵质押物,一直是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融资的瓶颈。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始破解这一难题,为打通薄弱环节、提升普惠金融扫清障碍。

  纳税信用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客观反映,也可成为企业获得银行授信的重要依据,税贷联动等相关业务已在我省多地启动,使一大批中小企业获益。

  “通过纳税证明,仅用10天时间就从青岛农商银行获得了800万元贷款,纳税信誉真正成了增信凭证。”瑞松集团负责人提到了首次尝试“税贷通”时的情景。“纳税额度能反映企业规模和诚信度。以‘纳税指数’作为增信依据,不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让银行了解到企业的更多信息,保障了信贷安全。”青岛农商银行城阳支行公司业务部经理李大鹏说。

  支付结算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助农取款服务全覆盖的逐步实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统计显示,截至3月末,我省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2.15万台,同比增长31.1%;农村地区每百人拥有的金融基础设施1.07台,同比增长10.3%。

  为促进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有机结合,我省金融业加大创新力度,推出信保扶贫贷、富民发展贷等产品。截至5月末,累计发放贫困户贷款8.4亿元、扶贫生产经营主体贷款18.9亿元、助学贷款79亿元,累计支持贫困人口7.4万人、贫困家庭学生73.2万人。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