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博山扶贫:扶生态农业 薄地生金
原标题:生态帮扶 绿色脱贫
博山多山,地处鲁中,山区、库区加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多。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后,共有贫困户17349户、34827人,86个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这么多人怎么脱贫?
博山扶贫,利用的是自然资源优势。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60%。做活生态文章,3年实施专项扶贫开发项目41项、太河水源地生态产业项目85项,5万多贫困人口绿色脱贫。
扶生态农业,薄地生金
新修的20多公里山路,盘绕着博山镇上瓦泉村。河边荒坡上的100多个有机富硒草莓棚,在阳光下闪着亮光。“这么多草莓,供不应求。”村支书王金成说,“一个大棚一年收入8万元,村民一年人均收入1.5万多元,村集体也富了,一年收入100多万元。”
淄河绕村流过,处处青山绿水,村民却守着好山好水过穷日子。没有上级扶贫项目落户,上瓦泉村哪有今天?王金成说,就在6年前,一半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体收入为零,在当地穷得有名。小伙子打光棍,姑娘盼嫁到外村。
小小猕猴桃,成了“金疙瘩”。源泉镇麻庄村依山傍水,区政府引导帮扶村子建成了3000多亩有机猕猴桃基地,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李洪国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种了3亩,一下子挣了10万多元,赶紧又多包了几亩地。
着眼扶贫增收,博山区把资本引进山,与生态高效农业嫁接,建成了近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让1500户果农年收入4200万元。“淄博黑五类”等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桔梗产品出口占韩国市场九成份额,年出口额3000多万美元,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壮大。
搞生态旅游,青山变金山
春到池上镇中郝峪村,到处绿叶繁花,家家户户又开始接待游客了。村民陈焕青快60岁了,开了个大碗茶店,用柴火煮沸山泉水泡大碗茶,乐得眉开眼笑:“一年能挣8万多块。”
中郝峪村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赵胜建说,利用村里的好生态,帮村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去年中郝峪村接待游客10万余人,村集体收入3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5万元,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乡村旅游,带动更多农民脱贫,博山在南部山区建成了自驾游基地、环鲁山生态农业观光带。生态休闲游、农村体验游、农业观光游、民俗文化游4个农业旅游品牌越叫越响。
“每年都举办猕猴桃、草莓、蓝莓采摘节,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去年的草莓节、蓝莓节,一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博山区旅游局局长李淑贵说。
“真没想到,老房子收拾收拾就能赚钱。”池上镇泉子村村支书吴圣霞说,开发农家乐吸引游客来这里追寻乡愁,仅两年村集体就增收20万元。
博山区投入6000万元整治农村环境,按人口比例配置垃圾收集和清运设备,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到处干干净净。博山区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区”。
让生态“造血”,农民变股东
“探索实施了扶贫资金投资收益分红改革,帮助贫困户利用好生态,尽快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博山区农业局局长庞继斌说。
在上小峰村,村支书牛占月拿着一个红色小本本介绍:“等村旅游公司有了收益,贫困户凭这个就可以分红了。”
贫困户的股本哪里来?牛占月说,市里利用7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在上小峰村等7个村试点,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以村集体、出资村民和贫困户为股东,注册成立旅游公司,100万元试点扶持资金折股量化成1000股,243个贫困农民每人持4.115股;部门投入的40万元作为村集体股份入股,村民按出资多少入股。
村旅游公司收益如何?牛占月说,公司每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度利润60%,村集体的红利作为公共积累。
脱贫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博山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实行动态管理,即新发生贫困户先从村集体收益中帮扶;已脱贫的收回分红证,对新贫困户进行股权二次分配。“扶贫资金集中使用,为的是追求脱贫效率,实现全面小康不落下一人。”庞继斌说。
《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17日11 版)
- 山东省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22.6%2021-03-10
- 山东省财政支持临沂脱贫攻坚力度空前,累计整合扶贫资金54.96亿2020-11-19
- 济南四项举措帮扶贫困人员就业 最高可享10万元贴息贷款2016-11-28
- 山东帮扶重庆1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 鲁渝携手奔小康2016-08-23
- 济南完善医疗救治精准扶贫方案 逐步取消救助起付线2016-08-18
- 院东头镇的“旅游+”大局:十年造个九寨沟2016-07-28
- 山东省淄博扶贫致富项目 农民做“跨境商”2016-07-01
- 黑里寨三代拖把人建起“博物馆” 90后把拖把生意带到了线上2016-06-29
- 山东临朐:让贫困户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链2016-05-14
- 山东临朐:让贫困户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链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