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生物产业产值年增379亿元 劲增151%

2015-09-14 09:20:00 来源:中国海洋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原标题:抓好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助推山东蓝色经济腾飞

  ——访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姜清春

  2012年以来,作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省,山东省将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作为重大发展机遇,根据全省资源和产业优势,确定了以工业用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为主体,以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为补充,以海洋工程装备和平台建设为支撑的基本思路,取得了显着成效,为推动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就山东省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中呈现出的亮点,项目执行过程中把握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建议,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姜清春。

  ■ 本报记者周超

   展示数据成果丰硕

  4家年产值过30亿元的企业、8家过10亿元的企业、85家过亿元的企业,10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81个产业示范基地、园区。

  2014年,全省海洋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新增产值379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77亿元,新增税金50.3亿元,均比上一年度分别增长151%、135%和149%。

  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创新形势分析会上,记者看到了这些数据。据姜清春介绍,当前,山东形成了以工业用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工程装备和平台建设为代表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3大领域。

  3年多的时间,山东用一组组数据,交出了满意答卷,也彰显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勃勃雄心。

  整体布局特点突出

  姜清春清晰地诠释了这些数据代表的意义,并分析了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中呈现出的特点。

  参与项目的企业数量多,基础好。截至目前,山东省共实施了207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其数量位居全国项目实施省市的第一名。

  中小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参与项目的中小企业大多以某一项技术作为引爆点,从而形成自有体系,目前实施的效果很好。”姜清春说。

  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这主要源于山东省较强的海洋科技力量。姜清春说,目前,山东省拥有30多个国家级重点海洋领域实验室、144个省级海洋领域实验室。通过协同创新,把不涉海的科研力量吸引到了区域示范项目中。“这充分迎合了海洋科技创新的跨界需求。”姜清春说。

  姜清春说,日益扩大的国际合作,加快了山东海洋经济的创新步伐。在政府层面,山东省召开了多次国际研讨会,例如中美海洋生物高端论坛、中加海洋观测高层峰会等。政府多次组织带领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国际展览。同时,山东省也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的相关州、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海洋科技成为双方的主要合作领域。山东的一些企业也积极“走出去”,通过兼并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国外建立了研究机构,国外的企业也在山东设立了研究机构。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在青岛,当地政府按照1∶1.3安排配套资金3.97亿元,筛选带动作用强、有活力、有技术、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连续强力支持;在潍坊,市政府确定以区域示范为抓手,推动全市经济目标的实现,并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在威海,集中全市优质资源,并在用地、用海、岛等方面全力支持国家浅海海洋试验场建设。

  通过项目带动了社会投资。山东省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争取中央财政支持7.5亿元,省级配套3亿元,共计10.5亿元,引导社会资金达到160亿元。带动众多证券、基金公司纷纷介入高科技产业发展。

  打造了一批蓝色创业和创新孵化器。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在威海建立了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蓝色产业孵化器。

   项目选择面向高端市场

  姜清春介绍,在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工装备制造3大领域的区域示范项目选择上,主要是面向高端和未来市场。

  在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项目选择上,山东省的侧重点是发展“两糖一肽”(海洋植物多糖、海洋动物多糖、蛋白肽)。姜清春举例说,植物多糖主要是藻类多糖,目前用海藻做出的纤维素已经运用在了医用纱布上。如果按照医用纱布的价格衡量,一亩海带的产值可以达到1000万元。“这就是我们实施区域创新项目的价值所在,这才是真正的‘蓝色经济’。”谈及这种海洋生物材料的市场价值,姜清春显得格外兴奋。

  在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项目选择上,山东省主要引进了能够生产制造藻糖的藻类养殖项目。“这与我们主要致力于发展‘两糖一肽’是密切相关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藻糖,我们就鼓励养殖什么样的藻糖。”据他介绍,截至目前,山东省围绕工业用藻类养殖、智能化离岸型深水网箱和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共组织实施了57个项目,财政资金2.945亿元,引导社会投资39亿元,实现产值249亿元。其中,选育了耐高温龙须菜新品种,引进了笼目海带、长茎葡萄蕨藻等海藻种质资源,生产的海带、龙须菜、马尾藻、裂殖壶藻、小球藻等褐(微)藻,为工业化开发提供了高含量的卡拉胶、褐藻胶和虾青素等原材料。

  在海工装备制造项目选择上,山东省主要致力于发展海上钻井平台、特种船舶制造、水下机器人、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等领域内的关键技术突破。“海上钻井平台有2万个配套模块,特种造船有上千个技术模块,每一个技术模块都是一个技术的突破点,我们将围绕这些技术模块,进行集群突破。”

   资金投入严格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姜清春表示,山东省主要从3个方面采取措施:

  加强合同管理。在与项目企业签订合同时,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时间和措施、手段等。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也将不定期抽查、协调、研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聘请第三方对企业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验收,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参与抽查、检查,并提出相关问题。

  财政资金按照项目进度进行拨付。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资金拨付、使用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紧盯前沿务实创新

  姜清春认为,山东省自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项目以来,实现了“八个一批”,即突破了一批新技术,打造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高端人才,合作了一批蓝色基金,推出了一批上市企业,集成了一批海洋高技术区域,建立了一批协调创新平台,打造了一批蓝色创业、创新孵化器。

  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姜清春也谈了一些想法:

  我们会更加紧密追踪国际海洋高科技技术发展态势,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实施区域创新示范项目,能够追踪到应用领域的世界前沿科学技术,“我们不能再搞低端重复,要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要充分尊重专家意见,“我们可以在每个领域设立首席专家,不能行政拍脑袋。”在区域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更加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重点。

  我们要加快发展“一园区一工程”,即建成集成化园区。并以建设海洋重大工程来带动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和协同创新,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道路。“要敢于通过重大工程,带动集成配套,解决海洋产业散、乱、重复的问题。”

  谈及项目问题,姜清春建议,要充分发挥海洋部门统领、综合分析的作用。“钱要跟着项目、技术走,不能项目跟着钱走。”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国民经济、国防工程、民生工程,以及追踪国际科技前沿为主要目标,来组织实施区域示范项目,进行技术突破。“不能为了示范而示范,为创新而创新,区域示范不是面子工程,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要破解共性问题,创新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刘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