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银行 > 正文

银保监会:表外理财“有保有压”

2018-09-25 09:16:00 来源:北京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25日讯 自去年1月开启的银行表外理财“回表”仍在继续,监管再度表态称,对表外理财监管的重点是进行结构性优化。中秋假期前,银保监会召开了“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获批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监管,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将进一步监管整治在通道里空转的表外业务,“有保有压”,但不是一味要求“回表”。

  肖远企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采取‘有保有压’的方针。表外业务是银行机构本身一个很正常的业务,我们对表外业务的整治不是把表外业务一定要强行回到表内去,不是一味地要它‘回表’”。

  从统计口径上看,银行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银行表外业务回表被视为金融去杠杆的一项重点工作。2016年12月19日,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央行将于2017年一季度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具体而言,表外理财资产扣除现金和存款等之后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纳入后广义信贷指标仍以余额同比增速考核为主。

  当时,市场解读称,银行理财规模将受影响。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银行表外业务“回表”成效在2017年已有所显现。据原银监会披露,截至2017年11月末,委托贷款中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同比少增889亿元,表外业务增速由过去的50%以上降到19%;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余额分别比2017年初减少2.8万亿元和8306亿元,“影子银行”行为受到遏制。

  从今年上半年银行年报数据来看,中金固收研报指出,2018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压降速度较快,由于资管新规落地,监管口头要求银行每年压降老产品1/3。从半年报数据来看,披露表外理财产品余额的25家上市银行在2018年上半年表外理财产品余额总计16.99万亿元,规模总计较2017年底下降了1.34万亿元,压降幅度几乎是2017年压降幅度的3倍。

  对银行理财“回表”的力度,有市场声音认为,银行去表外资产过猛可能会带来市场风险。对此,肖远企称,监管整治的对象是在通道里面空转的表外业务,监管的重点是进行结构性优化。在他看来,“有保有压”压的是加通道的表外业务,把资金从通道里挤出来,让它能够进入实体经济,而不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保的则是直接用于实体经济的表外业务。

  从“有保有压”政策方面的收效来看,肖远企表示,今年以来,信托贷款压缩的部分约80%是通道内业务,非通道信托贷款不降反增,符合监管预期,也符合政策目的。同时,委托贷款也一样,下降最多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委托贷款,非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则下降得比较少。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曾在今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一部分表外挪回表内的话,表内业务增长就显得比较快,但从宏观来看,央行更关注总量增长对就业等方面的影响,过去违规或打擦边球的业务,按照要求调回表内是正常的,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在国泰君安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看来,监管的根本目标是遏制住银行为了逐利而忽略风险,确保稳健经营。所以才有了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流动性匹配等方面的种种监管指标,要求银行不得突破,从而遏制银行加杠杆、降信用、加错配等行为。

  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金融去杠杆是否过度的问题引起热议。央行也在不断调整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更强调结构性去杠杆。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根据前期研究,这轮金融去杠杆可以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重点在于“刹车”和“整顿”,下半场重点在于“新规”和监管框架,资管新规落地是下半场的开启。

  在被问及理财新规进程时,肖远企也透露,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公开征求意见,银保监会和有关部门一起对收到的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合理的意见肯定会充分吸收采纳,根据市场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一些修订。此外,其他的配套政策措施,包括理财子公司、结构化存款等监管规定,目前都在按计划推进之中。

责任编辑:张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