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上涨 上市公司回购面临“悬空”

2019-03-07 09:54:00 来源:证券时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7日讯 随着A股市场节后的快速回暖,二级市场估值整体上移。在股权质押压力舒缓的同时,部分公司开始面临新的尴尬——一些公司回购尚未成行,股价却已高于回购价格上限。有机构人士认为,这或会影响后续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等管理手段和激励机制。

  股价超回购价格上限

  从2018年开始,伴随着股市的下行,A股回购热潮汹涌。但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公司虽然此前发布了回购预案,但是在近期股价快速上扬的背景下,或开始面临回购尚未成行、股价却已高于回购价格上限的新尴尬。

  以亚光科技为例,去年11月,公司披露拟推1.5亿至3亿元股份回购的计划。根据当时方案,公司拟在12个月内实施回购方案,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

  不过,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公司尚未进行股份回购。公司方面表示,后续会根据市场情况实施本次回购计划。

  但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截至3月5日收盘,由于军工业务的向好预期,以及湖南国资的入股纾困,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已经升至14.35元每股,大幅高于12元每股的回购价格上限。

  二级市场股价超过此前回购价格上限的案例还有三六五网。今年2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不超过14元/股回购1500万至2000万元公司股份,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不过,截至3月5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5.45元。

  此外,随着市场的回暖,此前推出回购方案的中威电子、乔治白、积成电子等公司的二级市场股价都已经越来越接近回购价格的上限。

  中信证券(港股06030)某地方分支机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介绍:“2018年下半年以来,机构的回购专户开户数量明显增多。根据上市公司方面的反馈,近期股价涨速超出预期,部分公司开户之后还没来得及回购。”

  或影响下一步操作

  虽然回购面临“悬空”的案例在渐渐增多,不过整体而言在所有拟回购公司中的占比并不大。一大原因在于,多数公司在发布董事会回购预案后,开启回购的速度较快。以今年1月1日到2月中旬为例,根据Wind统计数据,共有382家A股公司陆续实施了股份回购计划,并且有超过100家公司的回购金额超过亿元。

  北京某家启动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董秘对此表示,股价回暖终归是好事情,尤其是对于部分高比例股权质押的大股东方面来说,意味着此前横在上市公司和自身面前的一大“雷区”正在逐步远离。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没有及时启动回购的公司或也将面临下一步的运作掣肘。“从多家公司公告来看,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是一大主流用途,倘若回购没能成行,公司将要面临:要么需要修改方案,要么会彻底告终。”

  以三六五网为例,公司曾明确表示,预计实施回购对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及现金流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加大财务风险;拟回购部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在前述人士看来,互联网公司对核心员工的需求迫切,倘若回购告终,会否影响下一步的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有待观察。

  实际上,本轮A股公司回购热潮中,回购股份的用途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新的《公司法》条款明确,回购的股份可以用于可转债。因此,对于A股公司来说,除了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传统用途之外,包括招商蛇口等公司都曾表示,回购股份用途也包括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等方面。此前业内认为,回购促进了可转债的市场,实质上实现了用股票来偿债,变相拓宽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倘若随着股价的高企带来上市公司回购的“悬空”,对于这一融资渠道和市场的影响,会否也慢慢体现出来,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赵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