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未盈利企业 包容性充分体现科创板首现第五套标准申报企业过会

2019-11-08 09:59:00 来源:金融时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8日讯 科创板上市条件的包容性再一次得到体现。上交所日前公布的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40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璟制药”)首发上市申请获得通过。这意味着,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泽璟制药成为该标准下首家过会企业,同时,泽璟制药也是首家未盈利的医药企业在科创板过会。

  允许尚未盈利企业上市是科创板包容性的重要体现之一,泽璟制药的成功过会对于A股而言意义积极,同时也为众多创新医药企业带来积极影响,这也让那些在医药企业起步阶段就布局其中的创投机构吃下了“定心丸”。

  泽璟制药成功过会

  作为尚未盈利的企业,泽璟制药在经过三轮问询后成功过会,其目前在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网站的状态为提交注册。如果泽璟制药顺利获得注册且发行上市,则有望成为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第一股。

  相关资料显示,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拥有精准小分子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和复杂重组蛋白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目前正在开展11个主要创新药物的29项在研项目,其中4个在研药品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2个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处于IND阶段、4个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从财务方面看,泽璟制药11月4日的招股说明书(注册稿)显示,该公司是尚处于新药研发阶段的新药研发型企业,无药品获得商业销售批准,报告期内的持续研发投入以及经营相关开支导致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招股书显示,泽璟制药过去三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现亏损,且呈不断放大的趋势,2016年为亏损1.28亿元,2017年亏损1.46亿元,2018年亏损4.40亿元,而2019年上半年就亏损了3.41亿元。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3万元、0元、131.12万元、0元。

  提及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原因,泽璟制药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且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导致公司存在较大的累计未弥补亏损。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并将面临一定的潜在风险。

  此前,泽璟制药是科创板申报企业中首家选用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的申报企业,现在成为了首家过会企业,体现出科创板的包容性。业内人士认为,泽璟制药此番闯关科创板的意义不言而喻,即为那些拟采用“标准五”而心里打着鼓的企业,验证了“此路可行”。如果顺利获得注册且发行上市,泽璟制药有望成为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第一股,真正意义的创新医药资本纪元也或将开启。

  多家企业选用第五套标准

  泽璟制药研发创新药需要大量资本开支,报告期内几乎零收入,但这并未成为泽璟制药过会的阻碍。事实上,在科创板上市标准出台之初,就有分析人士认为,第五套标准的设立或专门面向未盈利的生物医药类企业。

  所谓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是指发行人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不只一家。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11月5日晚间,上交所已受理的173家公司中,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共有31家,除泽璟制药外,还有百奥泰、天智航、前沿生物、神州细胞4家企业选择第五套标准上市。

  分析人士称,新药研发企业的研发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使得许多的新药研发企业长期处于未盈利状态,这些新药研发企业急需资本市场的支持。但由于此前A股上市条件的限制,这些企业只能在一级市场融资或选择登陆港股、美股。

  虽然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但投资者仍需注意其中风险。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科创板上市审核第五套标准强调的是公司的创新和技术能力,这为创新型的生物科技类公司创造了良好的资本环境。优质科技创新企业得以借助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普通投资者则能分享这些企业的成长红利。对于亏损企业,投资者还需要注意投资亏损企业存在的风险,包括可能退市的巨大风险。

  泽璟制药就在招股书中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的四大特点及风险,包括公司产品尚未上市销售,公司尚未盈利并预期持续亏损,预期未来持续较大规模研发投入,公司无法保证取得新药上市批准,核心在研药品上市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公司上市后也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以资本助力企业早期发展

  对于没有销售收入且需要在研发方面持续大笔投入的泽璟制药而言,获取融资支持必不可少。截至目前,泽璟制药的产品还没有取得上市许可,因此也就没有任何药品销售收入。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仅在2016年、2018年有两次偶发性收入。2016年泽璟制药为TRIM-Edicine提供技术服务,销售金额为20.03万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100%;2018年泽璟制药为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临床试验用药生产服务,销售金额为131.12万元。

  但这并不能阻挡VC/PE机构参投热情。统计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泽璟制药接连不断地获得投资,深创投、国中创投、分享投资等10余家VC/PE机构参与。泽璟制药的股东中包括了苏州博澳、分享投资、深创投等知名创投机构。泽璟制药6月10日提交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公司已连续多轮获得多家有医药行业投资经验的机构投资者投资,截至报告期末最近一次投资后的估值约为47.5亿元。

  而泽璟制药此次登陆科创板计划募集资金23.84亿元,将用于新药研发、新药研发生产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营运以及发展储备基金,其中新药研发预计14.6亿元,占比高达61.2%。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为未盈利的新药研发企业提供了融资新选择,与此同时,如何对创新医药企业估值成为专业投资机构新的难题。目前一级市场中的新药研发企业难以参考二级市场类似标的进行合理估值,科创板的推出有望重构新药研发企业估值体系。据了解,市场上常用的估值法主要分为三类,即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以及成本分析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针对不同企业的估值需求可以进行合理选择,但创新医药公司的行业独特性使得国内常用的PE估值方法在估值适配度上不够高。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正值国内科创板鼓励创新药企的环境,预计利润指标将不再是药企估值的唯一核心要素,丰富的研发管线、成功率、临床需求、专利布局等都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王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