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大省怎解竞合难题 青岛港日照港标志合作至尽头

2015-01-05 08:32:00 来源:经济导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青岛港与日照港始自8年前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强强合作”,如今突然走到尽头。

  近日,青岛产权交易所一则挂牌公告显示,青岛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06198.HK)有意转让手中持有的日照日青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下称“日青码头”)50%股权,挂牌价格6.39亿元。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日青码头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集装箱装卸业务,是青岛港与日照港多年来颇为少见的一个合资项目。该项目一度被看做是山东整合沿海港口资源,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一步。

  然而,此次青岛港方面的退出,无疑意味着两大港口进一步合作以及山东省内统筹港口业协调发展的目标,均面临比想象中更大的困难。

  “山东港口资源丰富,各港口之间若能协同合作,对于山东半岛经济的发展建设是有利的。”4日,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郑贵斌对导报记者表示,但从企业角度讲,较强的竞争关系也制约着各方合作的深入,政府统筹协调难度较大,需要有新的办法和思路才能实现突破。

  两港的“间隙”

  此次被转让半数股权的日青码头,为2007年青岛港与日照港方面的标志性合作项目。彼时双方共出资11.5亿元,各持股50%。

  日青码头的成立,被业内看做是青岛港与日照港一次“1+1>2”的合作。其对于青岛港来说,是以较小的投资增加了一组优质的岸线及腹地资源;日照港方面则可以借助青岛港成熟的营销网络,做大做强停滞数年的集装箱业务。

  不过,有相关业内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日青码头成立后,青岛港与日照港对于公司的经营却存在分歧,导致问题不断出现。

  如,日照港方面一直较为看好日青码头的集装箱业务,想通过增资等方式推动公司发展,但青岛港方面对此却并不积极。其后,日照港方面不得不又另外组建了一家码头公司,而这显然加剧了双方的“间隙”。上述人士称,这或是此次股权转让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一说法,导报记者4日致电青岛港资本市场办公室,但电话无人接听。

  从经营情况看,日青码头业绩尚可,但增速并不明显。公司2013年营收1.18亿元,净利润1659.91万元;而2014年前3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05亿元,净利1737.64万元。两者相较,差别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转让公告显示,青岛港对其日青码头50%股权受让方资格的规定,包括意向受让方应为港口企业、有港口经营许可证、注册资本金应在30亿元以上、经审计净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上等,与日照港颇为吻合。而同时,持有日青码头另外50%股权的日照港并未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

  竞还是合?

  实际上,受让日青码头上述股权,也与日照港发展集装箱业务的意图不谋而合。此前,其上市公司董秘余慧芳就表示,日照港作为资源配置枢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港口对鲁南腹地的货源、箱源磁吸效应也逐步增强。在此背景下,集团公司发展十几年的集装箱业务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但前述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日青码头相关股权转让,给青岛港与日照港进一步合作,乃至山东港口业的统筹发展,蒙上了阴影。

  “日照港近年来业务发展迅猛,已成为国内铁矿石第一大港;青岛港则是百年大港,特别是董家口港区的建成,给其带来发展的新动力。作为山东两大港口,如果能够携手发展,对于山东的外贸发展无疑是一大助力。”中诚顾问物流业分析师张凯对导报记者表示,“但现在看来,两港口业务相似度高、竞争激烈的问题成为双方合作的阻碍,同时也给山东的港口服务业统筹发展带来了难题。”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与多年鲜见的合作相比,青岛港与日照港业务之间的竞争事件反而多次出现。如青岛港近年新建的董家口港区距离日照港不过30公里,其规划的大宗散货运输方向,特别是其中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45万吨级油码头,均与日照港的主营业务相似;而在日照港的上市公司年报及债券发行说明书中,其与青岛港地理位置相近、主要货种重叠、竞争激烈等问题,也被多次强调。

  当然,这也并非青岛港与日照港的特例。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和经济研究院此前完成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中就指出,山东港口业发展普遍存在条块分割严重、结构不合理、竞争无序等问题。

  “山东拥有青岛、日照、烟台3个吞吐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大港,这在全国来说也不多见。”郑贵斌表示,整合港口资源,将其力量拧成一股绳,无疑能大大提升山东港口业的竞争力。

  不过,港口合作是企业行为,而多年发展下来,港口企业已经形成股权等较为复杂的关系制约,竞争更为激烈,仅靠政府决策、统筹,合作的难度较大。“这需要相关方面多动脑筋,寻求新的思路、办法,实现突破。”郑贵斌表示。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时超

责任编辑:宋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