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电子商务引领淘宝村 山东成淘宝最大蔬菜输出省

2014-01-06 08:47:00 来源: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在信息消费的引领下,电子商务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网上购物。在山东各地农村,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村里家家户户以开网店为生,原本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变成了电子商务的弄潮儿。这些淘宝村是怎样形成的?农民们又是如何在网上做生意?来看记者的调查。

  一天到晚趴在电脑前上网,曾经被认为是坏学生的标志。可是贾晓培凭着一台电脑创业,大学毕业没多久就淘得人生第一桶金。

  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村民贾晓培说:“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家里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们说看不见,钱在哪?货在哪儿?看不见。”

  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他实现创业梦,2013年贾晓培网店里草编织品的销售额达到800万元。贾晓培说,开设网店除了减少中间环节、节省店铺成本外,更大的优势是方便对客户的管理。通过软件分析,贾晓培网店的客户,大部分是江浙沿海一带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年轻女性。

  “知道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意义呢 对我们研发新品、改良旧品更有针对性,我们专门针对这一部分人群做改良和改进,这一部分人的需求就是我们整个产品的走向。”

  贾晓培所在的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有几百年的草柳编历史。现在,外贸市场不景气,和贾晓培一样,村民们也纷纷把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搬到网上销售。短短几年下来,湾头村就开设了500多家网店,年销售额突破一亿元。

  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村民表示:“在网络上信息的传递量、速度都比较快,像某一个成品做出来给客户发过去,传到电脑上,鼠标一点就到了,那边客户很直观的就看到这个东西。”

  而在起步较早的在曹县大集乡丁楼村,280多户从事淘宝行业村民还成立了淘宝产业商会,把村里的演出服饰卖到了美国唐人街。

  曹县大集乡丁楼村村民丁培玉说:“现在就是天天接订单,接订单很急,咱根本做不出来,现在是一边接订单,一边备货,现在备了好多货。”

  看到村民们从事网上交易的热情,当地政府也因势利导,制定鼓励政策,引导电商业规范化发展。在政策优惠和销售利好的推动下,丁楼村95%的村民都成立了网店,周边地区的上万名村民、60多家企业为他们提供服饰加工生产服务。

  曹县大集乡党委书记苏永忠表示:“几个月的时间,发展了1000多户光纤入户,80%都是在做电子商务,可以形成利税600多万元。”

  在日照山村,电子商务解决了农民卖樱桃难的问题,青烟威的海产品也通过网络输送到全国各地。目前山东是淘宝网最大的蔬菜输出省,也是最大的网上海鲜输出省之一。

责任编辑:宋燕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