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然村呈现空心化的占20%至30% 空心村宅基地何以涅盘重生般
“我们村初期规划了130亩旧村落,准备借旧村改造之机退耕复垦。可惜没报上名,错过了镇上第一批旧村改造的好机会……”10日上午,在带领经济导报记者冒雨看过分布于村中心的大片闲置民房之后,招远市毕郭镇大霞坞村党支部书记李宪玖神情有些落寞地告诉导报记者,他希望能够借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东风,给这个拥有大量闲置民房的村落一次涅盘新生的良机。
据导报记者观察,由于近年来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乡土,导致许多民房闲置甚至废弃。由此,造成了大量土地的浪费,更让曾经热闹中充满了温馨的村落在孤寂中走向破败。
“探索旧村改造的有效路径,消除空心村现象,是城镇化过程中绕不过的一道坎。”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王蔚认为,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还要谨慎操作,稳健推进。
无形的耕地浪费
沿着一条由东向西贯穿村子的水泥路向大霞坞村中心行进,导报记者看到,许多住宅都大门紧闭,铁将军把守。
53岁的李宪玖告诉导报记者,从他记事起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条路与村中心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街,一直是这个远近闻名的大村子的中心街道,平日都是人流熙攘,十分热闹。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村里掀起两次建新房高潮,先是富裕起来的村民按村里的规划,统一在村西、村北的高地上建新房,接着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又在村东省道两侧建新房。
随着部分农户迁居新房,加之部分老人相继故去,村中心开始出现空心化现象。而随着近年来大批年轻人通过考学或者打工以及在城里购房,并将老人接到城里居住,空心化现象又向村落的其他区域蔓延。
在两条中心街道交叉路口以西的一片近万平米的区域里,导报记者和李宪玖通过清点发现,偌大的区域里分布着近100座民宅,却仅居住了区区4户人家,户主年龄除了一户近50岁之外,其余3户均在70岁以上。许多房子因为长期无人居住,门口长满了荒草,个别房子甚至已经坍塌。>>下转A2版 据了解,大霞坞村人口在上个世纪一度达到顶峰的 1900余人,而据村里近年来统计,目前在村中常住的人口仅剩下 1300多人,平均年龄也明显趋于老龄化,“村里平时几乎看不到 30岁上下的年轻人了。”
人去楼空带来的,是住宅的大量空置,其所占据的土地则处于长期闲置状态。
“村落占地面积大约有 550亩,所有空置的房屋的面积不会低于200亩。”李宪玖告诉导报记者,两年前镇上让村里统计宅基地状况,并做了旧村改造的大体规划,说是可以通过补偿和置换等方式退耕复垦,政府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村里初步规划,对村中心的宅基地进行整合,争取退耕复垦 130亩地。
大霞坞村的情况仅仅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一个缩影。导报记者从山东省住建厅了解到,1996到 2013年,山东省城市建成区外乡数量从 1022个减至 89个,行政村数量从 8.3万个减至 6.5万个,自然村数量从 9.8万个减至 8.6万个,呈现空心化的占20%至30%;而中国科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经综合测算与评估,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人口转移机制、宅基地退出与盘活机制,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可达 1.14亿亩。
退耕复垦在路上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都偏重于对新增宅基地的审批管理,而对闲置宅基地如何依法管理以及合理、合法收回等没有具体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缺乏约束,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机制。
“这就基本上要靠各地政府创造性地工作了。”王蔚指出,新型城镇化只是国家提出的一个大体的发展方向,但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秉赋各不相同,很难出台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一刀切式地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的问题,只能在出台指导性原则的基础上,由各地通过试点来摸索前行。
导报记者注意到,山东省住建厅、省民政厅、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 2014年 9月联合推出了《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旨在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导报记者通过查询了解到,李宪玖所说的被“错过的好机会”,是毕郭镇从2013年启动的旧村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2.1亿元,涉及 17个村,其中对陈家庄、官地洼、黑都泊、小许家 4个村进行的是整村改造,对滕家、东寨里等 13个村进行部分村改造,建设期为 4年。整个项目完工后,可为全市增加建设用地指标 915亩。
据导报记者了解,该项工程目前仍“在路上”,但已经初见成果。其中,陈家庄村整村改造项目,全村居民集体“上楼”,旧房拆迁后复垦新增土地 56亩;部分村改的村庄,则通过宅基地面积置换和现金补偿待方式,让拆迁户搬至村庄在指定区域新盖的住房中居住,由此每个村均可复垦土地数十亩。
“复垦一亩地,政府补偿 20多万元,这对于我们这样宅基地大量闲置的村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李宪玖说,因为政府给予村民的补偿标准大多超过当地历史形成的住宅价格,村民大多很愿意搬迁。
“旧村改造前,20年左右的 4间瓦房,也就是万把块钱一栋。政府给的补贴却是 3万块钱以上,多的能补到六七万元。”已经拿到补偿款的南泊子村一位王姓村民告诉导报记者。
平衡多方利益
9日,在离毕郭镇数十公里的莱西市店埠镇,导报记者看到的同样是一处整村改造项目———店埠中心社区。与毕郭镇旧村改造全由政府担纲承建不同的是,该项目引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这家公司莱西项目部经理窦锦科告诉导报记者,项目一期共建了 500套多层住宅,外立面全部采用退台式花园洋房的模板。
“但是目前仅有 100多户入住,其中 56户来自一个整村入住、离镇驻地4公里的小村,另有几十户是镇上的干部。”窦锦科沉吟片刻,向导报记者坦言,部分原因是,房子在建设过程中,正值房地产业红火的时期,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而建成后房地产市场反而降温了,房子价格不再坚挺,这样政府原来按每亩地 30万元的标准给予的补偿就捉襟见肘了。为此,规划中的另外 3个村整体入驻的计划只好暂时搁浅。
“居住条件干净,治安也好,集体居住确实比原来住在村里好多了。”整村入住店埠中心社区的岭南村支书李茂向,倒是对整村搬迁赞赏有加,“我们村还增加了几十亩耕地,很划算!”
“惟一感觉不太方便的,是每天要跑 8华里到地里去干活儿。好在大家现在都有电动自行车,路也不错,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李茂向道出了些许的美中不足。
“大家习惯于想当然地认为,城镇化之下,占用部分耕地在所难免。”王蔚表示,招远和莱西两个地方政府本着资源约束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有节制地引入市场化手段,谨慎、有条件地试点,所做的“宅基地置换流转-改造空心村-退耕复垦”的探索,对于更高效地配置土地资源很有启发意义。
“应该看到,我国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农村,在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积极挖掘现有土地潜力,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新型城镇化也许会迎来一个土地资源不降反增的结局。”王蔚乐观地认为。
- 落选全国第一梯队 山东大数据产业急追赶2017-03-01
- 地炼鲁企“南下之路”受阻 华东华南将增亿吨产能2017-02-17
- 逼宫成功 奥迪经销商腰板“挺起来” 风光背后的高压2016-12-12
- 民资建停车场“卡”在哪儿 停车不能像“摊煎饼”2016-12-12
- 智能工厂颠覆制造业:员工“三头六臂” 带来转型阵痛2016-12-09
- 日本、以色列公司对接山东企业 从单纯投资转向技术合作2016-12-09
- 山东已有4条输油管道 比用汽车拉节省费用60%以上2016-12-07
- OPEC达成减产协议后一个山东地炼副总的惊心4小时2016-12-02
- 中融新大出价50亿难抢四川信托30%股权2016-11-25
- 济南“聚创众筹”无法提现 涉及资金或达9600万元2016-11-25